- 手机:16811340806
- 电话:0874-771927408
- Q Q:499583462
- 邮箱:admin@0535ythrtzg.com
- 地址: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大视大楼14号
“威尼斯网址下载”关于如何撰写学位论文的体会
来源:威尼斯网址 发布时间:2023-04-29 22:15nbsp; 点击量:
最近一些年来,由于事情关系,我经常审读研究生们撰写的学位论文,也经常为他们在撰写中的随意、马虎而感应不安。我这里讲的随意和马虎,是指一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写作,缺乏基本的规范意识。
这不仅指论文的内容,还包罗论文的形式。因此,我以为有须要将我对学位论文的一些想法写出来,供大家作进一步的思考。
一、关于学位论文的性质 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与非学术性文章的本质区别,在于学术论文是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知识创新。所谓“知识创新”,即知识的缔造与生产。
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因为人类在维持自己生存和繁衍子女的同时,还在缔造并积累着知识。一代一代的人类缔造着属于他们谁人时代的知识,其中的一部门,或通过文献纪录,或通过实物生存,或通过口耳相传,通报给下一代,开启下一代人的智慧,启迪新的知识缔造与生产。
知识的缔造或生产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不停延续的。 非学术性文章则大不相同,它不需要以前人结果作为自己的基础,也不需要创新。它可以是小我私家情绪的流露,也可以是家长里短的唠叨,还可以是事情总结或陈诉,更可以是学习上级文件的感想。
这类文字,既不是继续性的,也不是缔造性的。所以,它不是学术性的。 有一类文字常被人称为准学术,是由于所涉内容具有知识性特征,虽与小我私家情绪、家长里短、事情总结及学习体会无涉,但所涉知识是人类既有的知识,即前人缔造的知识,而非作者生产的知识。
此类文字不行以充当学位论文。另有一类准学术性文章,其中不乏新鲜立论,不乏灵光乍现,但却缺少学术脉络的梳理与掌握,缺乏甚至不屑举行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此类文字不行以充当学位论文。 对于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而言,追求自身奇特的缔造性,以今生产新知识,就成为论文是否乐成的关键所在。
知识的新旧是通过与他人的事情对比来展开的,将自己事情的每一点希望都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举行对比,是体现学术价值的焦点所在。知识之所以新,是通过严谨而扎实的论证来完成的。
将自己的每一个立论都建设在扎实的证明之上,才有可能体现论文的学术价值。 二、关于学位论文的“绪论” 在规范的学位论文中,此部门不行或缺。在一般情况下,“绪论”的内容至少应该包罗选题的价值与意义、文献评论、本文的思路、资料和方法、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及逻辑摆设等,以此彰显本项研究与已有结果之差异,强调本项研究在资料、方法上的奇特性,以及全文写作的基本思路,以俾读者更好地掌握全文,并激起阅读的兴趣。
如上文所述,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性质是学术论文。既然是学术论文,就必须对已有的研究结果举行细致的讨论。不仅要指出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更要指出其不足。所有的成就与不足,大要围绕资料、方法、论证历程等方面展开。
完全空缺的研究领域险些不存在。虽然有些领域,研究者涉足甚少,但绝不行以认为研究者涉足甚少的领域,研究水平就很差。事实完全可能相反,在某一研究领域,虽然研究者甚少,却是因为在这一领域,不多的研究者,甚至一个研究者,以几篇甚至一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让厥后者叹为观止,无法逾越。
在这样的研究领域,厥后者暂时不行能有所作为。 然而,在阅读中,常见有作者申明本项研究涉足者甚少,并以此作为本项研究展开的理由。这种写作方式是不正确的。
哪怕只有一篇专门论文,也要认真评述。纵然没有专门论文,对于相关研究所涉举行细致的讨论也是很是须要的。如果所有需要讨论的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已经获得充实的展示或解释,专门性研究也就没有存在的须要。
一般说来,前人结果如有不足,总是体现在资料、方法、论证历程及理论的掌握或运用中。换言之,厥后者逾越前人,总是在资料、方法、论证历程或理论等方面有自己奇特的孝敬。
如果发现自己在这几个方面均不能逾越前人,这项研究的可行性及学术价值就值得怀疑。 在我从事的历史学领域,我们将史料看作是第一位的。
这是因为,历史学首先是史料学。子女学者对于前人研究的突破,在很大水平上,是从史料上突破的。
所以有人说,没有新史料,就没有新史学。对于一篇硕士、博士论文而言,不仅存在史料上的突破问题,而且存在新史料量的突破问题。如果不是关键的新史料,仅凭作者发现的几条新史料,有时候并不足以支持一项新研究,也不足以结构一篇新论文,并推翻成说。
史料的质和量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上的创新主要依赖于学者的学问素养,但也不是伶仃的。
这是因为,一个学者,纵然掌握有多种研究方法,可是,如果他所掌握的资料不支持新方法的运用,所谓的新方法,无异于屠龙之术。同样,只有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才有可能从一般性的资料中,读出前人未曾读出的内容,读出自己的心得。
从这个角度看,有时候,新方法也就是新史料。 在前人的研究中,如果论证历程疏密不妥,条理不清,逻辑杂乱,厥后者的品评可以针对这些失当而展开。然而,仅仅因为这些,还不足以组成重新撰写一篇论文的理由,尤其是不足以组成撰写一篇硕士或博士论文的理由。
一般说来,学位论文是构建的而不是解构的。所以,资料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才是学位论文乐成的关键。
直到今天,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竟然没有“绪论”的摆设。此类论文通常不太关注他人的研究结果,所谓“研究”也在很大水平上是重复的,与已有的结果相好像。也有相当数量的硕士、博士论文,虽然摆设有“绪论”一章或一节,但其中内容,并非上文所述,而是什么都有。有的作者竟然将鸣谢部门置于“绪论”当中,其实是不正确的。
如上所述,“绪论”是学位论文的重要组成部门,不是无关紧要的“搭头”或琐屑。长篇“绪论”通常被看成学位论文的第一章,是“正文”的一部门。 三、关于文献评论 该如何举行文献评论呢?在我们看来,文献评论指对所涉文献的明白、吸收与批判,就内容而言,主要包罗资料、方法、理论和总体四个方面,兹划分叙述如下。 其一,明白并学习他人如何获取资料,判别资料的价值并思考进一步开掘新资料的可能性。
其二,将已有种种研究方法举行认真的评估,判断种种研究方法之优劣并思考接纳新方法的可能。 其三,将已有的种种理论置于差别的观点架构中举行分析,并形成自己新假设。或者辨识已有观点间的前提假设,提出对某行为或现象的可能解释,形成新观点。
其四,掌握有关研究的希望,探讨革新的可能性或思考未来的研究是否更有意义,是否能得出更为显著的效果,即是否获得学术上的新希望。 上述四点可以划分归纳为从资料上掌握、从方法上掌握、从理论或观点上掌握、总体掌握四个条理。这四个条理并不是伶仃的,而是相互关联。其目的是通过对于已有结果的有条理的思考及批判,探索是否能生长出自己的研究,即有自己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及新资料的新研究。
一篇优秀的博士论文理应在资料、方法、观点、理论以及写作方面均获得乐成。一篇及格的博士论文,即便没有自己的新理论和新观点,能够搜集新资料,或接纳新方法,印证其他的相关研究也是乐成的。 为撰写硕士、博士论文所举行的文献评论,可以不涉及被评文献的语言、题名、章节摆设、表格设计、一些小的史实错误等。
评论者应大处着眼。学习和批判的目的,在于构建自己的研究论文。评论者始终追问的是:他人的事情是否能组成自己进一步研究的平台?又有哪些失误可以制止?如何平衡相互矛盾的看法,或者在一个更高的水平上完成对于矛盾双方的逾越? 对于号称填补空缺的研究运动,读者应当加以特此外注意。
“填补空缺”并不完全在于前人是否做过这项研究,而在于前人是否作过类似研究,而且对于前人的研究方法,你是否有革新或发现。举例说,在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中,经典的研究方法是凭据文献的形貌,将灾荒水平举行大旱、旱、平、涝、大涝的五级处置惩罚,再据此举行统计及其他相关因素研究。
前人的研究不行能穷尽各个时期各个地域所有的灾情,因此,厥后者不能以一个前人未曾研究过的时段或一个未曾研究过的地域作为自己的研究工具,就号称填补了空缺。如果接纳的是同一种研究方法,也只是将已有的方法作了一个应用。如果连分级的方法亦不知或不会用,只是简朴地将所有的灾荒作不分品级的处置惩罚,就只能是学术研究的倒退,倒退至 1930 年月邓拓研究中国灾荒史的水平。
因此,有学者将文献检索的历程,详细表述为检索配景文献、相关文献和最相关文献的历程。朱浤源著作引用卢德斯塔姆( Rudestam ) 和牛顿( Newton )设计了这样一个框图,表达所检索文献的差别结构条理,兹转引如下。
朱浤源等认为,“配景文献”仅需大致提及与引述,“相关文献”介于最相关文献与配景文献之间,需要较为详细的形貌与摘要,“最相关文献”基本不凌驾三篇。依我们的明白,“最相关文献”是与论题密切相关的“焦点文献”。
焦点文献既是新研究赖以展开的基础,也是厥后者与前人对话的平台。(资料泉源:朱浤源主编:《撰写博硕士论文实战手册》,台湾正中书局 1999 年版,第 106 页。
) 详细地说,在上述有关中国灾荒史的研究中,中国经济史或中国人口史的相关论著可以称为配景文献,中国灾荒史的相关论著可以称为相关文献,而与灾荒史方法论有关或与研究者选定的研究时段及研究区域有关的灾荒史文献可以称为焦点文献。 四、关于论文架构之设计 经心设计过的论文架构,应该是主题突出,线索清晰,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且各章节在篇幅上保持一个大致的平衡。没有逻辑的杂乱,也没有畸轻畸重之偏颇。
这样的论文堪称结构完美且丰满。 1)主题与线索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该突出主题,各章节围绕主题展开。
论文主题见之于论文标题,各章主题见之于各章标题,各节标题见之于各节标题。一般情况下, 20 万字的博士论文可以设计二级标题、章和节,或章和点。
点通常用中文“一”、“二”、“三”、“四”来表达。篇幅大者,还可以设置第三级标题,章、节和点。
文中泛起的所有标题必须在目录中标明。 读者通过浏览论文目录从而对论文的学术水准做出自己的基本判断。
导师通常凭据目录所列各级标题,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实际上,在论文撰写历程中,作者重复推敲,用力最多的,也是论文目录。
这一切,都是因为目录可以反映全文的主题与线索。 有些博士生在写作开始之前,并没有通盘的谋划。只是围绕主题,边收集资料,边整理资料,边分析资料,边撰写单篇论文。
无论从哪方面讲,这样的研究历程,都是正常的。只不外,我们想强调,当论文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或者说有二三篇同一主题的论文完成之后,就应该对博士论文主题及线索作通盘的思量了。
也就是说,在完成几篇单篇论文之后,就必须结构博士论文的目录了。 论文主题是硕士、博士论文的中心论点。各章主题围绕论文主题展开,各节主题围绕各章主题展开。
条理明白、逻辑关系清晰的章节目录,反映的是作者良好的学术素养。 2)逻辑关系 在历史学论文中,常有人将时间顺序视为叙述的结构,也有的将空间作为叙述的结构,从而忽略与主题有关的叙事逻辑。论文叙说的逻辑,从基础上讲,是在结构一个完整的论辩。将每一章中的每一个小节标题联系起来,组成本章完整的论辩,将每一章的标题联系起来,组成本书完整的论辩。
作为一种分析计谋,论文的作者和论文的读者,都不妨对自己的论文的每一节或每一章,举行一句话式的归纳,再将这几句话合在一起,检验其中的逻辑关系。经由这样的分析,我们通常会发现自己或论文作者思维的杂乱或逻辑的杂乱。几句混不搭界的句子,无论如何也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学术论文,如何论,论什么,都成了问题。 3)平衡原则 论文结构应遵循平衡的原则,即论文焦点各章篇幅应大致相等。每一章中,各节篇幅也应大致相等。
论文结构的不完美,反映的是论文内容的不完美。结构的完美与内容的完美是一致的。
如果泛起这种情况,就要思量合并或分拆,也要重新思量章与章或节与节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审阅硕士、博士论文的历程中,通常发现学生难以掌握平衡的原则,文章的畸轻畸重现象十明白显。博士论文,如果是 20万字的篇幅,正文通常以5-6章为宜。篇幅增加,章亦增加。
每章以3-5节为妥,太少,思量合并,太多,思量分折,以到达正文各章之间的基本平衡。增强弱势章或节的分析和研究,或者将两个弱势章或节合并,也可以算是一种解决之道。
总之,在论文写作中,追求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我们努力的目的。 过于冗长的表格或其他引用文献,甚至稍为偏离主题,但有时又是必不行少的交待或说明,置于正文中,显得累赘,置于脚注和尾注,又嫌太长。在这种情况下,将其置于附录,应是明智之举。 五、关于论文之“结论” 硕士、博士论文之所以要写结论,是因为研究者应当藉此向读者出现最后的研究效果。
论文的中心论点,必须在此得以陈述或体现。 在历史学的硕士或博士论文中,一般说来,每一章的最后应当有一节为“小结”。“小结”的功效是对本章内容举行归纳。
在历史学论文中,通常是举行事实层面的归纳。有了这一归纳,便于作者在论文的最后一章,举行更为抽象的归纳综合。 有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论文最后的一章“结论”是不重要的,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事实的重建。
对于历史人物的方方面面、典章制度的里里外外,历史事件的缘起兴衰,加以形貌与分析,以此组成硕士、博士论文的全部。殊不知,这样的论文写作是远远不够的。
从学理上讲,无论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认识,对于典章制度的重建,还是对于历史事件的梳理,都有一个认知的问题。所谓的事实回复,从某种意义上讲,不仅是不行能的,也是不行靠的。
既然事实自己不行穷尽,那么,以穷尽事实为目的的研究价值是有限的。因此,历史研究,重建事实只是其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从另外一方面说,正因为事实不行能穷尽,所以才需要建设以事实为依据且又能逾越事实的解释。
撰写论文结论的历程,即是凭据事实,建设解释性观点或解释性体系的历程,亦完成从个案至通则的历程。 在我看来,学位论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
“结论”不是应景式的几句话,而是在学理层面上,对于所陈事实举行重新认识,对于所涉理论,举行重新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归纳性观点。 在上引著作中,朱浤源等将硕士、博士论文的结论一篇内容完整的结论可以包罗以下三个部门:1 、检验研究历程;2 、提出研究发现及其孝敬;3 、预拟未来偏向及可能遭遇到的进一步疑难。
(第 238-239 页)所谓“检验研究历程”,我们的明白是,在观点而不是在事实的层面,整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使研究的脉络得以流通的出现。“提出研究发现及其孝敬”,在很大水平上意味着以一个简炼的文句或一个新的观点表达全文的成就。这自己就是一个庞大的抽象的历程。
“预测未来偏向及可能遭遇的进一步疑难”,是针对下一步的研究而言。在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中,多无此项内容。 “结论”一章写作的难点在于如何“提出”“研究发现及其孝敬”。
有不少学生诉苦,本文的发现已经达论文的有关章节中获得充实的体现,读者可以自己体会;关于各章的“小结”已经完成,“结论”还能说什么?学生因此而怀疑撰写“结论”的须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通常给予研究生以这样的指导:当有关事实的研究完成以后,是否能从中抽绎出逾越事实的一般观点?学术抽象能力的获得,泉源于对于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掌握,缺乏相应的知识准备,则无法举行学术的抽象。 学术抽象的历程可以简化为如下的法式:其一,用一段最简朴的文字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二,用一个最简朴的句子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其三,用一个你缔造的观点来表达论文的中心思想。
这有点象小时候学写作文,老师要求学生突出中心思想。只不外,在硕士、博士论文写作时,所谓的“中心思想”必须是自己独创性的思想。在训练历程中,我们常见有的研究生在表达中手足无措,一段冗长的文字表达的不是中心思想,而是论文的结构或内容。当研究生顺利通过这一关卡,他们对于自己的归纳或缔造,通常会发出会意的微笑。
六、几句闲话 除了上面的内容外,我还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归纳综合为以下几点: 1)论文是写给外行看的。因为是写给外行看的,所以遣字用句,只管平实;行文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只管做到引人入胜。切忌理论先行,观点先行。 2)结构庞大文本而不是简朴文本。
文章是分析性的,讨论的,而不仅仅是形貌的。完整地表达是:形貌—分析—归纳—整合。
对于历史学论文来说,史料是 A ,论文亦是 A , A=A ,是简朴的形貌性文本;论文是 B , A=B ,是庞大的分析性文本;新的观点是 C , B=C ,是一种简朴的理论文本。将研究中归纳的观点或理论,用来整合全文,是一种庞大的理论文本。
因为,后者要求你有更多的理论自觉。 3)期刊论文是学位论文的缩小,与期刊论文遵循同样的规则。
本文关键词: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威尼斯,网址,下载,”,关于,如何,撰写,最近
本文来源:威尼斯官方网址下载-www.0535ythrtzg.com
推荐新闻 MORE+
- 时政热点:用奇特角度解读名人与都会 2023-04-27
- 老王家都为中原民族做出了什么样的孝敬 2023-04-27
- 高中语文教师的基本知识结构 2023-04-27
- 罗桐社区:巾帼妇女庆“三八” 2023-04-27
- 扬州百姓眼中的“不淹不涝” 建议政府建 2023-04-27
-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答题术语汇总,得 2023-04-25
- 从“狸猫换太子”传说的虚与实中,反映 2023-04-25
- 活鱼下架的官方解释不该姗姗来迟_时事政 2023-04-25
- “拉一把”让跌倒干部“站起来”_时事政 2023-04-25
- 以智慧城市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_时事政治 2023-04-25